万书屋 > 穿越小说 > 曾国藩传 > 曾国藩第二部--野焚
    八 秦淮月夜,曾国藩强作欢颜,为开缺回籍的弟弟饯行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一连几天,曾国藩无心治事、读书,早早晚晚和赵烈文等人围棋。下棋的时候,有时会

    偶尔想起康福来,心里无端冒出一种亏欠的疚意。京师再无重要消息传来,案桌堆积的事情

    又一桩桩压头,曾国藩自我嘲弄地作了一副对联:养活一团春意思,撑起两根穷骨头。无可

    奈何地打起精神来办事。

    上午,汪增甫、钱密之等三圣七贤结伴来到总督衙门,对今年江南乡试事又提了许多建

    议:一是为隆重起见,今年甲子科乡试请总督大人亲自入闱监临;二是内帘十八房,请于科

    第出身实缺州县中考充,如实缺人数不敷,即于安徽江苏两省候补之即用大挑拣发各班中挑

    选;三是咸丰九年借杭州乡试时,因实到考生少,曾留下四成三十六名,请奏准列入今年中

    试名额;四是重建被长毛破坏后又遭兵火焚毁的夫子庙。这些建议,除第一点曾国藩表示要

    按旧章办事,两省巡抚轮流监临,今年由江苏巡抚李鸿章充任外,其他的都欣然采纳。三圣

    七贤满意告辞。临出门时,汪增甫将近日所作《不动心赋》交给曾国藩,说“请中堂赐

    教”,曾国藩连说两声“拜读拜读”,将它放在桌上。

    下午,他又带着一班幕僚查看市面恢复情形,见四处都在兴建修缮房屋,街道已清理

    好,商贾也开始营业,城外的人都纷纷进城做生意,心中略感安慰。傍晚时回到书房,想起

    汪增甫日间所送的《不动心赋》还没看,便信手拿着读起来:“使置吾于妙曼蛾眉之侧,问

    吾动好色之心否乎,曰不动。又使置于红蓝大顶之旁,问吾动厚禄之心否乎,曰不动。”曾

    国藩嘴角边泛起一丝微笑,正要继续读下去,猛然见旁边有人批了几行字:“妙曼蛾眉侧,

    红蓝大顶旁,尔心都不动,只想见中堂。”这分明是赵烈文的笔迹。曾国藩生气了,吩咐亲

    兵火速将赵烈文叫来。四处找不到人,一直到深夜,赵烈文进来了。

    “惠甫,这是你批的?”曾国藩扬起《不动心赋》,沉下脸问。

    “是卑职一时兴起,胡乱写的。”赵烈文爽快地承认了。

    “汪增甫是江南头号名士,你怎能在他的手迹边批上这样不客气的话?”曾国藩显然不

    高兴。

    “中堂,我看这个头号名士是个口是心非的假道学,有意刺他一下。”赵烈文似乎不在

    乎。

    “惠甫呀!”曾国藩的脸色稍霁,但神情依然是严肃的,“此辈皆虚声纯盗之流,言行

    不能坦白,我亦知之,还要你来提醒吗?汪先生几十年来周旋于官绅之间,靠的就是这种虚

    名假学。你如此不礼貌地揭穿他,坏了他的名声,损了他的形象,他不恨死了你?他有不少

    朋友、弟子,这些人都会成为你的对头。说不定日后的杀身之祸,就埋在今日这几句打油诗

    里。”

    赵烈文听了悚然变色,知曾国藩这番教导用心深长,便恳切地说:“是卑职不对,卑职

    阅世太浅,险些惹了祸,今后再不敢了。”

    “明天他一定会做出一副讨教的样子,来接受我对他的称赞,然后再把我的话拿出去四

    处吹嘘。我早知他的用意,心中虽极不情愿,但又不能得罪他,我要靠这班人来争取江南士

    子呀!可惜,我明天不能在这页纸上批字了,只得另写。”

    “都怪卑职见识浅陋。”赵烈文心中惭愧。

    “惠甫。”过一会,曾国藩又问,“今下午四处寻你不见,你到哪里去了?”

    “卑职访一个朋友去了。”赵烈文答,脸上不自觉地泛起一阵轻红。曾国藩盯着他的

    脸,看出了这一丝小小的变化,微笑道:“我看你不是去访友,而是去寻欢去了吧!”

    “中堂明察。”赵烈文忖度曾国藩已经知道,便红着脸承认,“卑职今下午跟一个朋友

    到秦淮河上听曲子去了。卑职今后再不去了。”说完低下头等着训斥,他知道曾国藩素来恨

    听曲狎妓的文人。

    “秦淮河上又有人在唱曲子了?”

    谁知曾国藩非但没有训斥,反而面有喜色。赵烈文很奇怪,答话的兴致提高了:“早就

    有了,近半个月来更热闹,老金陵人都说,只要再有半年安宁日子,秦淮歌舞就可以与咸丰

    二年之前相比了。”

    “金陵人对此看法如何?”

    “那还用问。”赵烈文高兴起来,“金陵人都说,这秦淮歌舞是金陵城的象征,没有秦

    淮歌舞,金陵就不算金陵了。我的朋友也这样对我说。就冲他这句话,我犯了大人的禁忌,

    在秦淮河上听了半天曲子。”

    “上秦淮河听曲子不算犯忌。”曾国藩捋着长须,若有所思,声音轻轻地,仿佛自言自

    语。

    “什么?大人说不犯忌!”赵烈文简直怀疑耳朵听错了。

    “惠甫,你大致说说,秦淮河两岸现在情形如何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赵烈文乐得手舞足蹈,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,“秦淮歌舞这十多年来,因长毛

    的禁止而绝迹了。又因这次攻城,战火猛烈,秦淮河两岸楼房也焚毁多半。刚进金陵的那半

    个月,秦淮河依旧是条死河,两岸黑灯瞎火,没有一点生气。慢慢地,过去操此业的人又回

    来了,在两岸修楼建房,造船漆桨,据说做的多是吉字营弟兄的生意。”赵烈文偷眼看了看

    曾国藩,只见他脸上并无反感之色,便又乘着兴致继续说下去,“这一个多月来,秦淮河两

    岸与河面上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了。从聚宝门到通济门一带,游客天天增多,房屋也三成恢

    复两成,尤其是桃叶渡更是热闹,酒楼妓馆一座接一座,卖小吃小玩意儿的叫声喧天。入夜

    则各色花灯、琉璃灯、纸灯、绢灯又都挑出门外,这一带的画舫,少说也有百把只,都雇了

    绝色女子、上等琴师,只只船上都坐满了听曲子的游客,一个个都听得如醉如痴,不知今夕

    何夕。”

    秦淮河自通济门进城,西行五六里后,折转而南向聚宝门方向流去,转弯处有一个渡

    口。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常在这里接爱妾桃叶,以后这个渡口便叫桃叶渡。如果说秦淮

    河是温柔富贵之乡、诗酒繁华之窟的金陵城的代表,那么桃叶渡便是胭脂花粉秦淮河的代

    表,怪不得赵烈文说到桃叶渡时,更是眉飞色舞,不觉得自己也迷迷糊糊了。

    “你今下午就在桃叶渡?”曾国藩脸上微笑着,心想:看不出来,这赵惠甫还是一个风

    月场中的人物哩!

    “卑职正是在桃叶渡听了两个时辰的曲子。卑职十多年没有听过这么美的吴曲了,真个

    是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?”赵烈文还没有从桃叶渡画舫上解脱出来。

    “惠甫,我请你办一件事。”曾国藩停住了捋须的右手,一本正经地对赵烈文说。

    赵烈文一听有事,脑子立刻冷静了:“请问大人要叫卑职办件什么事?”

    “你就负责秦淮河的修复事,抢在十一月乡试前,把聚宝门至通济门一带的秦淮河,恢

    复成咸丰二年前的模样。”

    赵烈文又惊又喜,他作梦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美差落到自己的头上,乐不可支地说:

    “谢中堂大人青睐,我明天就走马上任!”略停片刻又说,“离十一月乡试只有一个多月

    了,要把秦淮河完全恢复过来,时间太短了。”

    “全部恢复过来,怕也是不行。”曾国藩换了左手捋胡须,思考一下说,“这样好了,

    你只把桃叶渡上下一带恢复过来就行了。古人说六朝金粉,十里秦淮,秦淮河最热闹之处也

    不过十里,我现在只要你建五里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卑职遵命,卑职一定把桃叶渡修建得比十多年前还要好。”赵烈文雄心勃勃,隔一

    会,他又说,“不过,卑职还要向大人借一件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“借大人一纸告示。”赵烈文说,“请大人出一张修复秦淮河的告示,鼓励酒肆茶馆、

    勾栏瓦舍,各行各业在秦淮河两岸兴建,三年不纳税,与历代鼓励开生荒的措施同。”

    “亏你想得出,把修复秦淮河与开生荒相提比论。”曾国藩不无赞赏地说,“好吧,就

    依了你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对恢复秦淮旧迹如此感兴趣,使赵烈文大为惊讶,他终于忍不住发问:“大人,

    这秦淮河素来被人贬为轻薄子弟的游玩之所,卑职不明白,大人为何对此事这般重视?”

    “你要问这个么!”曾国藩微微一笑,“三十年前,我是心向往游冶而不敢游冶;三十

    年后,我是心不想游冶而不禁别人游冶。三十年前血气方刚,声色犬马,常令我心驰神往,

    但我求功名,求事业,不能沉湎此间。我痛自苛责,常不惜骂自己为禽兽,为粪土,而使自

    己警惕。经过十多年的静、敬、谨、恒的立志与修养,终于做到了心如古井,不为所动。三

    十年后的今天,我身为两江总督,处理事情则不能凭一己之好恶。我要为金陵百姓恢复一个

    源远流长、大家喜爱的游乐场所,要为皇上重建一个人文荟萃、河山锦绣的江南名城。芸芸

    众生,碌碌黔首,有几个能立廊庙,能干大事业?他们辛苦赚钱,也要图个享受快乐。酒楼

    妓馆,画舫笙歌,能为他们消忧愁,添愉悦,也就有兴办的价值。我身为金陵之主,能不为

    这千千万万的凡夫俗子着想吗?且游览秦淮河,如同读一部六朝至前明的旧史,几度兴废,

    几多悲喜,亦足令读书君子观古鉴今,励志奋发,居安思危,为国分忧。夫子庙楹柱上曾有

    一副联语,道是:‘都是圣人,且领略六朝烟水;暂留过客,莫辜负九曲风光。’我看这副

    楹联就不错,君子小人都可以一游秦淮。夫子庙重新修好后,还得把这副楹联刻上去才是。

    范文正公称赞滕子京治岳州时是‘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’,这话说得好!有政通人和,才有

    百废俱兴,而百废俱兴了,又体现出政通人和。秦淮河初具规模后,还要修复鸡鸣寺、莫愁

    湖、台城、胜棋楼、扫叶楼,乃至城外雨花台、孝陵卫、燕子矶等等,将六朝旧迹、前明文

    物一一恢复,使龙盘虎踞的石头城再放光彩。惠甫,你说对吗?”

    这番话,说得赵烈文从心坎里折服,并于此对曾国藩的认识更深入一层。他发自内心地

    叹道:“大人器宇之广,见识之高,真常人万不及一。”

    修城墙,造房屋,复满城,兴贡院,再加上重建夫子庙,恢复秦淮河,曾国藩一天到晚

    忙在善后处理与百废俱兴之中,暂时忘却了锥心的忧愁和恐惧。这天上午,一道圣旨又将他

    的忧愁和恐惧唤回,这便是皇太后、皇上批准曾国荃开缺回籍养病。当然,上谕还是客气

    的。先肯定他“迭克名城,勋德卓著,攻拔江宁,厥功尤伟”,又说他因办理军务心力交

    瘁,若不准其开缺养病,非体恤功臣之道,最后赏他人参六两,说朝廷正资倚畀,望加意调

    治,一俟病体痊愈,即行来京陛见。

    这些客气的表面话背后所包含的心思,曾国藩已洞若观火。

    “要隐忍挺住!”他不断地自我告诫。

    就在曾国藩收到上谕的同时,浙江巡抚曾国荃也收到了这份开缺圣旨。他虽早有准备,

    但仍显得委屈痛苦,匆匆看了一遍后,便急急坐轿来到督署。

    “大哥,我明天就离开金陵。”曾国荃说话之间,声音在微微颤抖。

    “该做的事都做了吗?”曾国藩温存地看着百战功高的弟弟,心里很难受,脸上却带着

    微笑,做出一副怡然的神态。

    “请求开缺的折子拜发以后,我就开始作准备了。自恭王被罢以后,我知开缺只是早晚

    的事,该做的事情都加紧做好了。”恭王被罢去议政王一事,给曾国荃震动极大,第一次真

    正领略到了君威凛冽,往日的骄狂性情有所收敛。

    “我明天就走。”停了片刻,曾国荃又重复一句。

    “也不要这样着急。”尽管“接旨启行”是他对弟弟说过的话,但真的这样,他又觉得

    太凄凉了。作为执行皇命的两江总督,他无疑要鼓励吉字营的统帅招之则来,挥之则去。但